三类家庭更易出现多动症孩子!一本书读懂多动症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辅导孩子做作业能把我们家长气坏,带他去查智力,符合正常水平,但为啥他就是学习困难呢?…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辅导孩子做作业能把我们家长气坏,带他去查智力,符合正常水平,但为啥他就是学习困难呢?”

“别的孩子上课都能专心听讲,我家孩子为啥总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点名?”

“带孩子去参加一个诗歌朗诵活动,他竟然在安静的氛围下大声吼叫!”

如果你家孩子经常出现以上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常说的“多动症”。

9月22日,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玉凤教授主编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京举办新书发布会。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新书发布

目前,多动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由于遗传因素的作用,如家长患有多动症,其子代更有可能患有多动症。此外,儿童的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起到示范和强化作用,主要家庭环境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玉凤教授发言

家庭关系严重不和睦

多动症患儿父母比正常儿童父母存在更多的婚姻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容易导致冲突,缺乏亲密、轻松、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儿童生活在父母经常吵架、相互谩骂、攻击,甚至分居、离婚的环境中,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压抑、恐惧、不安和矛盾的状态,容易出现神经兴奋性异常、功能紊乱难以自控,进而出现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行为问题,或加重ADHD的某些症状。

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

不当的教育方式也是儿童患ADHD的危险因素之一。

父母经常租暴打骂儿童、干涉儿童的活动,极大程度地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儿童在这种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下,精神常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唯恐触怒父母。长此以往,儿童就会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等行为问题。

放任型教育方式下,儿童虽然可自由发展、不受约束,但由于儿童缺乏适当的关心爱护和适宜的管教,加之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均较差,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可能成为引发因素。

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

父母经济阶层低(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职业、经济收入)是重要影响因素。国外将社会经济阶层作为一项综合指标,探讨社会经济水平对不同健康人群的影响,发现家庭经济收入低、住房拥挤、学习环境差都是ADHD的危险因素。

此外,老师处理问题不当,可引起“情景性活动过多”和注意力不集中。比如老师对此类患儿缺乏理解,采取打骂或侮辱人格的方法,将严重影响儿童行为和情绪的发展,导致多动的发生,甚至促发反社会行为,导致青少年犯罪。

值得提醒的是,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了上述症状,应及时筛查诊治。

(运营: 郑帆影)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