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网端部记者 尹薇 驻上海瑞金医院特约记者朱凡)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原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等均罹患此病,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2030年全球患者将达到7500万。
我国多地的大样本人群调查显示,年龄大于65岁者AD患病率为4-6%;而AD的前期阶段轻度认知障碍(MCI),其患病率高达20%左右。“一般临床上等诊断明确了,也意味着患者进入较难干预的中期,甚至晚期。”陈生弟教授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多种途径参与AD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实验室研究成果是否能用于临床AD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症状轻微的MCI,尚无明确证据。
研究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截图
2019年8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陈生弟教授团队关于AD及MCI肠道菌群演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神经病学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医学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上,该篇论文由瑞金医院神经内科李彬寅医师和博士研究生何一茜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生弟和汤荟冬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影响因子为14.423。
陈生弟教授团队历时2年余,在前期建立的疾病样本库和数据库的基础上,经过临床数据筛选、血及粪便样本质控分类、微生物集群检测和验证,完成了AD、MCI和正常对照老年志愿者的肠道菌群对比分析。
/陈生弟教授(左二)在和另一位通讯作者汤荟冬教授(左一)、李彬寅医师(左三)和博士研究生何一茜(右一)为两位第一作者探讨研究。沈心/摄
该研究发现,AD患者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但与MCI患者相似。控制年龄,性别,BMI和便秘等混杂因素后,AD及MCI患者6个菌属的丰度增加,5个菌属的丰度减少。
该研究从临床角度证实,肠道菌群确实参与人类AD的早期发病过程。陈生弟教授指出,在AD前的MCI阶段,肠道微生物菌群已发生与AD阶段相似的改变。
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于更精准、全面地了解AD发病机制,为MCI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可测量指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相关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脑-肠的相互作用机制,寻找此类神经变性病可干预的治疗靶点。
陈生弟教授为国内神经内科顶尖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并制定了多部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他近年来率领团队也开展了一系列认知障碍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运营:郑帆影)